你是轉場苦手嗎?轉場要自然又要俐落很困難?

轉場不只是場景的轉換,還有時間、角色和心理的轉換。

簡單來說,只要是轉變讀者視角的,都可以概括說是轉場。

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

【心理或視角轉換】

心理轉換,常見有:XXX想、XXX覺得、XXX以為。

先說,我不擅長以第一人稱來寫小說,因為第一人稱視角很窄,非常多的心理描述,又需要用很多台詞去推動劇情發展,連轉場方式都有局限。

第一人稱的話,需要用想像和抽象的描寫去豐富你的故事,而且是非常多的想像,需要大量運用比喻和形容。

但是第一人稱有個好處,你可以寫「我推測」、「我想」、「好像」、「應該」,諸如此類,去寫第一人稱可能不知道的心理或視角。

第三人稱方面,雖然是所謂的全知視角,但我更建議鎖定某個角色,多以該角色的視角出發去描寫,可以換角色換視角,但不要過度轉換,讀者容易跟不上。

切記在同一段落裡,要保持視角一致。

而且,鎖定視角比較能埋下懸念,隱藏部分資訊,也讓讀者更容易有代入感。

另外,也可善用代名詞(他、她、牠、祂、它)去替換視角。

如果覺得突然轉換視角會很生硬的話,可以適當插入心理描寫來轉換視角。

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

【時間或地點轉換】

時間轉換:

縮時:過去了X分鐘後、晚飯後、數日後、幾年後、OO在XX歲時、XX歲的OO、XXXX年、他長大以後……

轉折時常用的:直到、果不其然、沒想到、以為/才知道、假如/就……

閃回:用相同或類似的物件進入回憶、以人物或特定語句進入回憶。

地點轉換:

直接帶過:OO在家吃完早餐,就坐公車去學校上課。(家—>學校)

時間轉場:同時間轉換的方式。

其他:人物與人物轉換、連接詞轉換、感官(聲音、觸覺、氣味等)改變。

同時間但不同地點的話,可以使用連接詞:與此同時、另一邊廂、當OO還在XX時,YY正在ZZ……

第一人稱在心理和現實中的切換是相對簡單的,但時間或地點轉換時必須要顧及第一人稱不是全知屬性,不要寫出他不可能知道的事。讓讀者的視角,跟著他的視覺移動就好。

第三人稱的話,其實上述方法都可以使用。

如果還是覺得轉場太生硬的話,請多善用環境描寫,透過描繪出環境來讓過渡變得柔和,也讓故事得到潤色。

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

【心得碎碎唸】

文友曾在《玫瑰與黑皮諾》留言稱讚:「轉場轉得好乾淨,上一秒還沉在某個人的過往,下一秒又轉到現在的場景了,羨慕(´・ω・`)」得到文友肯定,十分感謝。

關於轉場方面,我也是去年(2022年)重新認真寫文之後,才有比較大的進步,例如《玫瑰與黑皮諾》《因為你是第一次》

回看十年前寫的,甚至幾年前寫的,包括這邊有上架的小說,其實都沒那麼乾脆。

想了想,可能是因為我去年開始半隻腳踏入影視圈子,正式跟老師學習正規編劇有關。

寫《玫瑰與黑皮諾》的時候我已經有一定的編劇概念了,比較以編劇思維去寫。

要轉場乾淨俐落,可以想像電影畫面,出現了A情節之後,電影是會怎麼過渡去B情節呢

是直接黑畫面淡出淡入嗎?還是鏡頭拍向A情節某樣物件,交置到B情節的另一樣物件呢?

這麼想的話,就比較容易寫出理想的轉場效果了。

崔護的《題都城南庄》:「去年今日此門中,人面桃花相映紅。人面不知何處去,桃花依舊笑春風。」

其實你仔細去看,這不就是用同一物件,置換不同時空的例子嗎?物是人非的轉場,還給讀者帶來幾分唏噓惆悵。

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

【關於閃回的處理】

如何以編劇思維,用相同或類似的物件、人物或特定語句進入回憶呢?

舉個實例:鏡頭轉場法

那一頁的筆記最上方,赫然寫著「徐敏娥」三個字,內容全是與徐敏娥相關的資訊。
一字一句都衝擊著秋世琳,秋世琳張著嘴巴,一點話都說不出來。
耳邊卻聽到林妍熙淡淡的一句:「不然你以為我因為什麼而斷了跟你媽媽的聯繫?因為我知道你,也聽見了那天你和你弟的對話。」
轟隆一聲,腦袋像被炸出一個洞。秋世琳回憶著,想起偷看媽媽手機的那一天,媽媽原本是在甜心網站與林妍熙視訊通話。
原來,林妍熙什麼都知道。
初次與徐敏娥碰面,林妍熙便記住了那張像極了八、九十年代港星的臉,難得遇上溫文儒雅又紳士的客人,林妍熙覺得可以長期交往。
「你會介意我有子女嗎?」徐敏娥有點靦腆,第一次與網上認識的人見面。
「你有子女?一點都看不出來呢,我看你應該只比我年長幾歲?」一半真心,一半客套,林妍熙知道沒有一點真心的話,對方並不會因為誇獎而感到高興。
……
……
……
用筆記寫下客戶相關資訊是林妍熙的習慣,人的腦容量有限,敬業如她可不容許自己踩到客戶的地雷。熟悉客戶的喜惡,才能拿捏著彼此的關係,進或退由她決定。
這麼看著,秋世琳的鼻子確實跟徐敏娥很像。
凝視著秋世琳急得快要哭出來的模樣,林妍熙還是狠下了心,「如果不是我作安排,你根本不會見到我。是我當初猜到你會打電話過來,所以第一通電話才會是轉接給我,不取得你的號碼,我又怎麼讓大哥通融你來約我呢?」
所謂大哥不是真的大哥,而是位很照顧林妍熙的熟人。
「既然你一直都知道,那你為什麼不拆穿我?」秋世琳很不甘心。

以上是《因為你是第一次》第二十四至二十五章的連接內容,原文太長,我省略了閃回裡的對話部分(就是省略號那裡)。

上文是秋世琳與林妍熙在同一個時段發生的事,但中間插入了林妍熙的回憶片段

用的是「筆記本」和「徐敏娥」,用到特定物件和人物進入回憶。

假如上述內容是部電影,畫面可能是:

一開始就是筆記本的近拍鏡頭,特寫「徐敏娥」三個字,然後鏡頭切到秋世琳與林妍熙對話,畫面閃過幾秒秋世琳偷看媽媽手機的片段,接著是秋世琳震驚地看向林妍熙,鏡頭此時特寫林妍熙的臉,交疊畫面轉場到林妍熙和徐敏娥見面那天(畫面焦點仍然是林妍熙的特寫,但她的造型改變,背景也改變)。

鏡頭轉向坐在林妍熙對面的徐敏娥,在二人對話告一段落之後,從徐敏娥的特寫鏡頭,交疊到秋世琳的特寫鏡頭(上文有提及秋世琳的鼻子跟徐敏娥的很像),把回憶切回原來的時空。

筆記本是引題,把焦點帶到徐敏娥身上切入回憶,再用特定人物的特徵帶回原本的對話。

以上方式,文友替我命名為鏡頭轉場法。

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

寫小說的時候如果能把情節在腦海裡演一遍,你會更容易知道何時要進行視角轉換,也會更明白為什麼不要頻繁地轉換視角。

你就假裝自己編劇導演,妥善地為你筆下的角色安排戲份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