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作心得教學
心得、教學只針對網絡小說,想拿文學獎的請看別的教學書。 很多教學不是沒有用,而是以你的程度,可能用不著。 就像是你想成為籃球選手,教學的確能教導你如何運球、如何防守、如何投三分球,但問題是,你至少得先學會走路、學會跑,再來是了解籃球比賽的規則,之後才是練習。 又或者,你程度已經高出太多了,你不需要再去學運球,但你可能有慣性姿勢不正確、防守的左右方向明顯有慣用手落差、體力不足等問題,所以才覺得教學沒有用。 其實很多文友已經寫過許多教學,我也不想重覆去寫,我會推薦一些教學,之後再慢慢補充一些目前可能比較少人指出的問題。 畢竟是我寫的心得,舉例時可能會嚴重自肥。但不接受抗議,你自己開本書寫,你也可以舉自己作品當範例。 *請留意,吐槽模式開啟時,將同步開啟地圖炮發射系統,炮火有可能不小心掃射到你,先行抱歉,但請玻璃心不要進來,進來看要有被掃射到的準備喔。
「情節」與「情緒」哪樣更重要?兩者在小說呈現上有何差異?想IP化、影視化該怎麼做?
本文探討「情節」和「情緒」在小說中的重要性,強調兩者皆不可或缺,但在IP化和影視化的情境下,情節更為關鍵。情節為故事框架,而情緒則增強角色深度與共鳴,成功作品需兼顧兩者以吸引讀者及觀眾。
全職寫作第三年——2024年度回顧
如果用兩個字來總括2024年的話,我會說是「機遇」。今年的三件大事:搬家、出書、野草計畫得獎,都跟機遇有關。本來我想到的是「勞動」,畢竟今年說自己懶散了半年,但回頭看也是蠻操勞,也一直在變動。但再仔細想想,「機遇」更能代...
如何分辨旁白視角(說書人視角)和主角視角?有限全知是什麼?第三人稱為何不適合完全上帝視角?固定視角有什麼好處?
相信有很多作者都知道,第三人稱某程度就是上帝視角,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欣賞故事的發展。大部分的影集、戲劇都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來呈現故事,只要視角不是固定在「我」或「你」的視角,基本就是第三人稱。 但在實務上,完全的上帝視...
【新書上架】就是今天! 《死鬼萬事屋》正式出版!
很多感謝的話在後記已經說了,這次要另外感謝幾個人。 感謝「牽猴子」共同創辦人王師老師,他是我在入圍「野草」後的提案指導老師,也是位很願意提攜後輩的影視業界大前輩。因為他建議我把作品改編成小說,才有這本書的誕生。自「野草」...
致勇敢追逐夢想的你
致勇敢追逐夢想的你: 四年一度的夏季體育盛事閉幕,有堅決挑戰冠軍的,有從不被看好到連勝奪金的,有失敗了仍奮起再度嘗試的,也有用雙拳擊退世間惡意的……無論是本身就熱衷於體育運動的人、重視自己家國的人,還是單純支持特定選手的...
沒有簽合約,你的著作權被資方搶走了?你寫的故事變成共同創作了?你寫的大綱被別人寫去了?你的合約被擅自改更了?創作者該如何保障自己?
創作者請記得一件事,先簽合約、先簽合約、先簽合約,再來調整自己的作品。而為了更有保障,例如避免無限期、無限次瘋狂被退稿修改的情況,最好要約定修改次數,或者即使修改後沒有比原稿更好,也能照原稿出版或採用。 ✦✦✦✦✦✦✦✦...
投資股票很可怕?連台積電都接近跌停,創作者真的應該參與投資嗎?如何在大跌期間也能安心睡覺不會怕?
2024年8月5日,有在投資台股的朋友可能都會記得這一天。台股大盤在一日內創下幾項悲壯的新紀錄,包括單日盤中最大跌幅(-8.57%)、跌點(-1854.59點),還有單日收盤最大跌幅(-8.35%)、跌點(-1807.2...
富二代人設歪了?為什麼總是寫成了「天涼王破」?你寫的內容為什麼會被讀者嫌見識少、幼稚、出戲、OOC?
有些作品會給人「天涼王破」的感覺,某程度是源於想寫的事物超出作者本身接觸的範圍。所以,田調(資料搜集)很重要,尤其是你所寫的是你不熟悉的範疇。哪怕是寫爛大街的霸道總裁、富二代,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普通家庭出身的,又沒有相關產...
現在還有新人是投稿成功出版的嗎?
之前在網上閒逛的時候,看到有人問現在還有新人是投稿成功出版的嗎?那時候我想到的例子是我在《野草計畫》認識的朋友,她是投稿蓋亞成功出版的。而其實同一年(2022年)我還認識了投稿POPO出版愛情小說的朋友,還有投稿秀威出版...
為什麼創作者更應該及早開始投資?
這陣子股市很熱鬧,NVIDIA再創新高,硬實力很強的台積電也是。之前就看到threads上有人建議創作者,如果家裡沒有金礦銀礦,請及早開始投資。這句話其實我很認同,並且我就是這樣走來的。但有個前提是,你要做功課了解你投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