犯下這些錯,賠光光也是剛好而已!

5大常見錯誤

*本文寫於2020年,內文若有時效性資訊,很可能會與現時的資訊有落差,請斟酌閱讀。*

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

1)沖來沖去下賭注

很多散戶喜歡當日沖銷股票,也就是所謂的「當沖」。
當沖就是當天開盤後,當天做買賣的動作,沒有放到隔日,也稱為不留倉。

通常抓有題材的,或是籌碼集中的股票,但每天沖的股票可能都不一樣,也很可能每檔股票都不太熟悉,易被心理、情緒影響而左右判斷。

由於無須直接負擔原本買進個股的本金,僅需支付中間價差及交易成本,好像不需要付款就能下「賭注」,讓當沖看似風險極低。
但其實很多時都是只能賺一兩個檔位的蠅頭小利,好幾檔有賺,一檔虧損又不甘心想待到最後看能不能翻轉,結果補在最壞的價格。

很多人都有僥倖心態,不太遵守紀律,但投資真的不是賭大小,不應用這種心理去看待。再者買賣次數增加,本身就會增加交易成本,畢竟台股有手續費,這樣過度交易更容易因小失大,賺個便當錢賠了個月薪。

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

2)只看報酬率

比報酬率更重要的其實是風險,只看報酬率而忽略風險,很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。
槓桿可以放大利潤讓你賺大錢,也可以擴大損失讓你賠身家、背負債。

所謂的飆股、妖股,也要看其體質和謹慎評估風險。報酬非常巨大、賠率極高,不見得是個好策略,因為往往陪隨的是高風險。
用二十萬可以賺得一百萬,背後風險可能是二十萬全部虧蝕,如果是使用槓桿的話更有可能倒賠還要繳利息。

香港人所說的炒孖展,也就是台灣人說的融資融券(保證金交易Margin Trading),便是槓桿的一種,指通過向券商借錢買入股票或借股票來放空。

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

3)聽明牌不了解自己投資的公司

正所謂:「永遠不要買你不懂的股票」,很難判斷別人報的明牌是否真的可靠,也不確定別人會否有其他居心,而讓你買入質量低的公司。

就算對方是個好人,而且非常專業,給你的明牌是好的標的,但由於你並不了解你所買的股票到底是什麼,也容易把好公司的股票買在高點、砍在低點。

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

4)盲目根據新聞作決定

新聞是滯後的資訊,當你看到新聞的時候,很多時候業內的專業人士或是大戶早就佈好棋局,就等你進場吃掉你的棋子。

不過,這不是否定新聞的用處,新聞仍然可以協助你判斷未來趨勢,或是發現一些你之前未有留意的盲點。
這邊只是請大家不要單憑消息面就盲目作出買賣決定,花時間深入了解投資標的會讓你更能理智作出決策。

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

5)過份依賴技術分析

技術分析雖好,但不是大部分人都適合,尤其是有正職工作的人。
沒時間盯盤、心理質素不夠強大、不夠自制無法嚴守紀律的話,都容易「追高殺低」。
建議投資也要考慮基本面,不要過份依賴技術分析。

不過當沖算是例外,當沖的確需要技術面(例如分時K線)作快速判斷,但一般人而言並不建議當沖。
賺錢有很多方法,但虧錢的不外乎就是買賣隨便不審慎,或是買了自己根本搞不懂的股票。

基本面好,籌碼面好,技術面也好,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,肯充分足好準備,清楚了解自己投資的是什麼就好。一起努力,共勉之。

免責聲明:投資一定有風險,結果因人而異,基金投資有賺有賠,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。
本人並非分析師,本網站所分享的投資理財相關內容僅為個人心得經驗分享,並不是投資「建議」,亦不代表或暗示任何人可以複製這些成果。

探索更多來自 琉璃星球創造館 的內容

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,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。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