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篇就懂美股市場!投資美股的基本概念

三大交易所、三大指數、交易規則與配息資訊

*本文寫於2020年,內文若有時效性資訊,很可能會與現時的資訊有落差,請斟酌閱讀。*

美國至今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,依然有世界上最大的國內生產總值(GDP)。是世界最大進口國,也是世界第二大工業國、貿易國和出口國。同時,亦是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和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。

美國股市,簡稱美股,泛指美國紐約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場,主要指標包括標準普爾500指數、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及納斯達克100指數。
由於美國企業對全球的影響大巨大,很多時候,其股市的波動也會牽動到他國的股市。

而由於美股大多數市值都很龐大,重磅個股如Apple(AAPL)、Amazon(AMZN),是法人、基金經理人,甚至是首富都難以操控其股價,要操控大盤的難道可想而知有多艱巨。
而這也是很多一般投資者喜歡美國股市的原因,不被法人操控。

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

1)三大交易所

紐約證券交易所 ( New York Stock Exchange;NYSE)

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2年,正式成立於1817年3月8日,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中的公司大部分都在紐約證交所上市。上市知名企業有:雪佛龍(CVX)、迪士尼(DIS)、嬌生(JNJ)、麥當勞(MCD)、可口可樂(KO)、輝瑞(PFE)等。截止2017年約有2700間上市公司,目前大約有2800間公司在此上市,全球市值15萬億美元。

那斯達克 (NASDAQ;NDAQ)

那斯達克是世界第一個電子證券交易市場,也因此,以高科技為主的公司會傾向在那斯達克掛牌上市,上市的知名企業例如有Microsoft(MSFT)、Apple(AAPL)、Intel(INTC)、Facebook(FB)等。截止2015年7月為止,有超過3000間企業掛牌上市。

美國證券交易所 (the American Stock Exchange;AMEX)

美國證券交易所是美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和第三大證券交易市場,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場外證券交易市場。原以中小盤股票交易為主,近年來在金融衍生工具和ETF的交易上的成就越來越舉足輕重,也是外國股票在美國掛牌交易的主要證券市場,因此地位日漸重要。美國證交所在1998 年被那斯達克交易所併購,2009 年也納入紐約證交所(NYSE Euronext),不過目前這幾個證券市場仍然獨立營業。

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

2)三大指數+後起之秀

道瓊工業平均指數 (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,DJIA)

創立於1896年,為目前全球最具權威性且影響最大的股票價格指數,也是目前最普遍為市場所報導的指數,主要由美國30 間最大、最知名的上市公司所組成。
雖然名稱有「工業」這兩個字,但今日的30間指數成分企業裡,大部分都已與重工業不太相關,相對那斯達克來說,道瓊的成份股與其說是工業,更傾向是「傳統」。

那斯達克綜合指數 (NASDAQ)

創立於1971年,與台灣股票加權指數相同都是個綜合股價指數,因為那斯達克證券市場主要是以電腦硬體股、軟體股、半導體股、網路股、通訊股、網際網路股和生化科技股等與高科技有關各種類股組成,所以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可謂高科技產業的重要指標;除了高科技產業外,也是代表各工業類的市場價值變化的重要指標。
不只台灣的電子股以它為依據,可以說全世界的科技股都以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為指標。

標準普爾500 指數 (Standard & Poor’s 500 index, S&P 500)

挑選出500 家各產業具代表性的領導者所編製而成,是測量美國前500大公司股票市場表現的一個標準,也是被分析師用來預測股市脈動的一個基準,這500 家公司通常為美國上市公司中市場價值最高的500 家公司。

三項指數是美國股市行情的一種衡量標準,也共同反映經濟的發展狀況,即使它們的日常漲跌走勢並不經常一致,但在比較大的經濟事件時期,漲跌基本都是一致。
就如2020年3月份受到COVID-19疫情影響,三項指數都應聲重挫。

標普500相對道瓊指數包含更多公司,因此風險更為分散,能夠反映更廣泛的市場變化。
標普500採用市值加權,相較道瓊取股價加權,標普500更能反映公司股票在股市上實際的重要性。
而那斯達克雖然以科技類公司為主,但因其包括5000多家公司,當中也有工業類和其他非科技類公司,相比標普500和道瓊更具有綜合性。

後起之秀:費城半導體指數 (Philadelphia Semiconductor Index,SOX)

創立於1993年,為全球半導體業景氣主要指標之一。有19個成分股,涵蓋半導體設計、設備、製造、銷售與配銷等範疇,包括應用材料(AMAT)、超微(AMD)、美光(MU)等,台積電的ADR也在此列。

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

3)美股的交易規則

夏令時為每年3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至11月的第一個星期日, 冬令時為每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日至次年3月的第二個星期日。

注:雖然買入的股票可當天賣出,但也有其限制。

日內交易,也就是T+0 交易,英文名day trade,是指客戶在同一交易日內,對某隻股票或股票期權的頭寸,進行買入賣出的交易。

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定,融資賬戶總資產不足25,000美元時,賬戶在連續5個交易日內只允許進行3次日內交易;融資賬戶總資產大於25,000美元時,賬戶可以進行無限次的日內交易。

現金賬戶進行日內交易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,現金賬戶可以使用未交割資金買進股票,但是需要在原本資金交割完成後才可以賣出。
現金賬戶使用交割完成的資金可以進行日內交易,買入的股票可以隨時賣出,沒有任何限制。

熔斷機制(Circuit Breaker),指當股指波幅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,交易所為控制風險採取的暫停交易措施。

以下為S&P500指數的熔斷機制

S&P500和羅素1000指數成份股與特定個股,股價在正常交易期間,5分鐘內漲跌幅超過5%時,會暫時交易5分鐘,而其他個股要漲跌幅超過10%時才會暫停交易5分鐘。

財報與重要資訊公布日期:每年1月、4月、7月、10月的第3週。

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✦

4)配息

美國股市的上市公司大多按國際慣例按季分紅,小部分還會每月分紅,但只有配發現金股息,並無配股機制。每年上市公司賺到的利潤有五至七成是用於現金分紅,現金股息會在派送日存入股東的賬戶。

股息再投入計畫 (DRIP)

美股可以設定「股息再投入計畫」,設定後,當發放股息時,券商會自動用股息買進該公司的股票,最小單位可以到小數點後三位,下一季配息便會以合計的持有單位來計算配息,自動化投入股息的資金到該股票,協助實現複利效果。

30%配息稅

非美國人購買美國公司的股票、ETF,需繳付30%配息稅,券商會先預扣30%的配息稅,所以非美國人在領到的股息已經是扣過稅的金額。

但如果投資的是外國企業在美國的證交所掛牌上市,則依照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稅率規定。

另外美股所領到的股息在台灣算是海外所得,截止目前為止,課稅規定全年海外所得大於或等於100萬台幣者,需全數申報,「全數計入」基本所得額。但並不一定必須繳納基本稅額,只要基本所得額未達670萬元者,沒有繳納基本稅額之問題。
而全年海外所得總額少於台幣100萬者,則不需申報海外所得。

配息宣布日(Declaration Date):公佈除息日和配息日。

股權登記日(Record Date):必須在股權登記日當天或之前買進股票才能分到股息。

除息日(Ex-Dividend Date):股價會進行調整,把股息從股價中除去。除息日當天買入股票無法享有股息,但在除息日或以後賣出股票,仍可分配到股息。

付息日(Payment Date):股息正式發放給股東的日期。

股票(stock):有價證券。

指數股票型基金(exchange-traded funds,ETF):將指數證券化,透過受益憑證來間接投資一籃子證券。

期貨(Futures):買賣雙方透過簽訂合約,同意按指定的時間、價格與其他交易條件,交收指定數量的現貨。

美國存託憑證/美國預託證券(ADR):相對美國而言的外商公司在美國的股票市場交易股票的方式。

免責聲明:投資一定有風險,結果因人而異,基金投資有賺有賠,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。
本人並非分析師,本網站所分享的投資理財相關內容僅為個人心得經驗分享,並不是投資「建議」,亦不代表或暗示任何人可以複製這些成果。

探索更多來自 琉璃星球創造館 的內容

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,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。

Continue reading